E世博(中国)

详细内容

黑龙江出台“十四五”黑土地保护规划

近期,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黑龙江省“十四五”黑土地保护规划》,明确了“十四五”期间黑土地保护目标任务、重点工程及建设任务。

《规划》划定黑土地保护面积。到2025年,黑土地保护技术在永久基本农田和划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、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实现全覆盖,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面积达到1亿亩。到2030年,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示范区面积1.48亿亩,基本覆盖典型黑土区耕地。

《规划》提出黑土地保护目标。到2025年,黑土耕地保护利用示范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增加1克/千克以上;旱田平地耕作层平均达到30厘米以上,坡耕地、风沙干旱区耕作层平均达到25厘米以上,水田耕作层达到20-25厘米。到2030年,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比2025年提高1克/千克以上。顺利获得土壤改良、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,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,持续提升黑土耕地质量,改善黑土区生态环境。

《规划》提出,顺利获得加强黑土地保护,提升综合生产能力,促进粮食产量稳步增加。到2025年,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600亿斤。

《规划》提出,严控耕地保护红线、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、严格土地执法,坚决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、防止“非粮化”。

顺利获得水土保持工程治理坡耕地、治理侵蚀沟、防治土壤风蚀,防治黑土耕地水土流失。推进农田灌排体系建设、推进田块整治建设、推进田间道路建设,巩固提高黑土高标准农田综合生产能力。实施耕地深松轮作、实施保护性耕作、实施有机肥还田,优化耕作制度,推进种养结合,增加秸秆、畜禽粪肥等有机物补充回归,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基础地力。节约化肥投入、节约农药使用、节约利用水资源,防治农业面源污染,提高农业用水效率,有助于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。

建立黑土耕地监测网点、建立黑土耕地保护监测体系、建立实施效果评价制度,合理布设耕地质量监测调查点,完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,建立黑土耕地质量监测体系,加强黑土耕地质量变化规律研究。同时,在平原旱田、坡耕地、风沙干旱和水田等4个类型区配套落实黑土地综合治理措施,为“十四五”时期全省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给予有力保障。

文章来源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


seo seo